法国国际品牌路易威登LV近日就自身个人的商品被恶搞而向日本常识产权高等法院提出诉讼,指控东京时尚经销商 某品牌 不正当竞争和侵犯品牌商标权。
案件的起因是 某品牌 恶搞了 路易威登lv 的经典商品,例如印有品牌经典印花的鸭舌帽和鞋子等。此外,该零售商还销售Chanel 标志的小盒子、Nike复古腰包和棒球帽,以及不到100美元就能买到的 YSL 挂坠等等。
尽管某品牌回击称其明显是一个模仿的网站,且低廉的价格以及商品描述都提醒消费者不能将其商品与国际品牌相提并论,但法庭认为 某品牌 是在没有历经授权的情况下改造知名国际品牌商品,并用于商业目的,依然构变为不当竞争,因此判定路易威登LV 胜诉,某品牌将向路易威登LV赔偿1.5万美元,并马上下架所有的恶搞商品。
为此,路易威登LV选择与大中华非常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站在同一战线上。据时尚商业快讯,阿里巴巴打假联盟AACA的成员早就提升100位,分别源于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包括名品、珠宝、服饰、智能设备等12个行业。近一年多来,该打假联盟共绞碎了247个制售假团伙,协助执法机关抓获300余人,涉案金额近10亿元。
除路易威登LV外,Chanel也开始重视二手和转售行业的假货问题。在向二手名品零售商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提出诉讼几个月后,Chanel于上周又向二手名品网站The RealReal提出商标侵权和假冒诉讼,指责该转售网站虽然声称商品100%真实,但实则出售假冒Chanel手袋。
Chanel对The RealReal对手袋真假的验证办法也提出质疑,并对它采用所谓历经培训来验证Chanel商品的专家表明不信任。该品牌声称,这种培训和认证方面的常识只存在于品牌内部,只有Chanel自身才知晓什么是真货。
名品集团的数字化发展是一个矛盾的过程,这些人必须面对与克服传统国际品牌排他性与互联网普及性之间存在的张力与反差,商品在网络上曝光得越多,利用电商越容易获得,品牌形象就越容易廉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