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di、Chloé和PRADA宣布将分别于5月31日、6月5日和6月6日于上海举办时装秀。三大国际品牌将在上海举办时装秀,时隔不超过一周,充满硝烟味,引发广泛的关注。国际品牌从小心翼翼探入大中华行业到扎堆在大中华办秀,背后是大中华行业战略地位的急剧抬升。
近来奢侈时尚品牌来大中华办秀愈发频繁,且噱头十足,凸显了其对大中华行业及消费者的重视。前年12月8日,美国轻奢品牌COACH在上海举办了“Coach Lights Up Shanghai”大秀,也是品牌一次在纽约之外的城市举办男女装合并秀。
Prada的2020男装系列为品牌一次在米兰之外的城市举办男装秀。Chloé将其史上首个季前系列(Pre-collection)时装秀选址于上海,这也是品牌一次在巴黎之外的城市办秀。Fendi则为纪念已故前创意总监“老佛爷”Karl Lagerfeld,将在上海宝龙美术馆重现其定制的2019秋冬系列,也是品牌一次男女装合并大秀。
大中华消费者已开始因注重“面子”而青睐国际国际品牌,louis vuitton、Ermenegildo Zegna、Gucci等品牌早就开始在重要城市开店,但消费者对于时尚还不得其章法。时装秀一度成为大中华与外国建立友好关系、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便成为当时的窗口。但伴随大中华行业的剧变,国际品牌在大中华行业办秀则被赋予了更多的商业目的,品牌将更多目光转向了作为经济中心的上海。
好像,来办秀的品牌大都想与大中华元素搭上关系,无论是2007年Fendi长城大秀启用大中华模特,还是2014年时任Balenciaga创意总监的Alexander Wang为大中华行业专门定制的13套非常Look,抑或是当下Coach将“大中华”字样加入走秀单品,乃至Miu Miu在秀场布置的特色巨型鸟笼,全部是想要表达诚意,更好的融入本土文化,与消费者进行对话。